根据中办发[2005]18号文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青联发[2003]26号《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和省委组织部、团省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关于实施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的通知》(团浙联[2004]10号)精神,按照全国项目办今年的招募部署,经主办单位协商,特制订2006年我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我国西部(简称“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我省欠发达地区计划(简称欠发达地区计划)招募方案如下:
一、工作内容
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定岗服务的方式,“两项计划”共在我省招募300名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其中西部计划220名,包括省内远程计划50名,欠发达地区计划80名),到四川省和我省部分县(市、区)基层从事为期一至二年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期满后,鼓励其扎根基层,或者自主择业。
二、主题口号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欠发达地区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三、招募程序
(一)启动宣传(4月上旬)
4月上旬,省“两项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宣传、招募工作,省项目办和各高校项目办确定新闻宣传方案,组织志愿者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介,以新闻、专题、公益广告、招贴画等多种形式积极向社会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努力在校园内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唱响“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欠发达地区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
为规范和统一全省的宣传动员工作,省项目办制定了具体的宣传方案(详见附件1),各高校项目办要按照方案要求,根据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宣传工作。
(二)完成“网上报名”的准备工作
1、在“招募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招募高校名单”。4月18日前,省项目办根据高校项目办的申报,确定本省参与招募高校名单,并将该名单录入“招募管理信息系统”,该名单包括示范高校创建单位和省项目办确认的符合招募条件的其它高校。
2、专人负责网上招募。4月18日前,各高校项目办需指定一名专人负责使用“两项计划”网站的“招募管理信息系统”,并对高校项目办其他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要认真做好相关资料的备份工作,以应对可能产生的调整。
(三)组织招募(4月中旬——4月底)
1、设立咨询
(1)在东方青年网站上建立专题网页,广泛接受查询;
(2)在省项目办开通咨询热线,专人负责接听、解答各类咨询;
(3)在各高校项目办设立校内咨询热线,由专人负责接听、解答相关咨询。
2、报名审核(4月18日——4月29日)
(1)报名。4月18日至4月29日进行报名。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的学生登陆东方青年网(www.oy.net.cn)或西部计划网站(www.xibujihua.org.cn)查看有关情况,并填写个人报名信息。报名参加欠发达地区计划的学生不必上网填报。网上报名时不直接填报服务岗位,只需填报服务意向。原则上一名学生只能选报一项计划。
(2)交表。报名参加任一项计划的学生均需填写书面报名表。报名表可以从东方青年网(www.oy.net.cn)上下载打印,也可以到高校项目办领取(详见附件2、3),填写后由辅导员或院系团委负责人签字,并由所在院(系)党组织盖章后,交所在高校项目办。交报名表时需同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提交学校项目办初审确认。高校项目办应提醒学生注意“两项计划”规定的健康状况要求(详见附件6),不符合条件的不能参加报名。
(3)审核。高校项目办在收到学生《报名登记表》后,要对报名学生的报名资格、填报内容真实性以及政治思想素质、学习成绩、志愿服务经历等情况进行审核。对于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的学生,在确认其网上填报信息准确无误的前提下,及时在西部计划网络“招募管理信息系统”中填写对报名学生的审核意见;对于参加欠发达地区计划的学生,审核意见填写在报名表“学校项目管理办公室意见”一栏中。对志愿者的审核,须在学生报名后三天内处理完毕。所有初审合格的志愿者将于7月份接受毕业证审核。
3、统计上报
从4月19日开始,高校项目办在审核完毕后,要及时汇总报名参加欠发达地区计划的学生数,定期报省项目办。省项目办及时将信息材料整理、汇总后,通过东方青年网站的专题网页公布。高校项目办在4月30日前将参加“两项计划”学生的报名总体情况及审核意见按统一标准汇总制作电子表格上报省项目办(表格可以在东方青年网站上下载打印)。
(四)选拔志愿者
1、选拔标准。
(1)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优先
(2)党员(含预备党员)优先考虑
(3)优秀学生干部和有志愿服务经历者优先
(4)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的、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在西部地区者优先
(5)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基层岗位急需的农、林、水、医、师和经济类专业者优先
(6)服务期意向为2年者优先
(7)已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优先
2、严格面试(五月上旬)。
高校项目办协调学校教务处、学生处等有关部门,对入选的报名者逐一进行包括心理测验在内的面试。面试合格的要及时与其签订《招募协议》。面试结果要书面备案。
3、选拔工作(五月中旬)。
省项目办综合考虑各高校报名人数及学历、专业,各地项目办需求岗位数量、要求等方面情况,确定并下达各高校“两项计划”招募指标及其对应的服务岗位。
各高校项目办在省级项目办指导下,根据本校招募指标及服务岗位,考察报名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学习成绩、志愿服务经历等情况,按照120%的比例,择优选拔录取志愿者,将入选志愿者名单在全校公示3天。
4、分配岗位
各高校项目办根据省项目办下达的服务岗位,在公示合格的大学生中分配岗位,分配时间截至5月20日前。各高校项目办须及时将拟确定的入选志愿者名单和服务岗位按统一标准汇总制作电子表格上报省项目办(表格可以从东方青年网(www.oy.net.cn)上下载打印),其中西部计划通过“招募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报送。
要坚持数量和质量相统一,既完成招募任务,又尽量满足岗位需求。高校项目办要同省项目办在选拔工作期间密切沟通,保证信息畅通。高校在选拔过程中如出现服务岗位空缺,应将空缺岗位及时报省项目办进行更换;或将空缺岗位退还招募省项目办,由省项目办统一协调,完成招募任务。
5、组织体检(5月底)
5月25日前后,省项目办组织初步入选的大学毕业生进行集中体检。高校所在地为杭州的,由省项目办负责统一组织体检;高校所在地不是杭州的,由市级团委负责统一组织体检。各高校项目办要本着对志愿者负责的态度,积极协助做好本校入选志愿者的体检工作,如发现体检不合格者,应及时上报省项目办并进行调换。
6、审定确认(6月中、下旬)
6月中旬,全国项目办和省项目办公布正式入选“两项计划”的志愿者名单。6月下旬,省项目办委托高校项目办发《报到通知书》(注明服务岗位,培训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
7、培训上岗
(1)7月中旬,参加欠发达地区计划的志愿者携带《报到通知书》和本人身份证参加由省项目办统一组织的培训,培训时间安排在7月上旬。参加西部计划的志愿者携带《报到通知书》、毕业证和本人身份证到服务省参加培训。
(2)7月中下旬,志愿者正式报到上岗;用人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对志愿者进行相应的上岗培训;
(3)志愿服务第一个月可作为试用上岗期,在此期间,志愿者对岗位不适应或用人单位对志愿者不满意可按规定进行适当调整。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高校项目办要向学校党委做好专题汇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努力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并根据本校实际,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到人,以推动“两项计划”的招募机制建设,提高志愿者招募质量。各高校项目办的工作方案于4月下旬报省项目办。
(二)统筹兼顾。招募期间,省项目办将在突出示范高校同时,加强对非示范高校招募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确保非示范高校的优秀毕业生能够顺利参加“两项计划”。各高校项目办对“两项计划”不同的阶段的工作要做到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确保报名服务我国西部和我省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数量和质量上齐头并进。
(三)增强储备。各高校项目办特别是示范高校创建单位项目办要加强管理、充分利用志愿者人才库,把入选和未入选的报名学生全部纳入其中,以备岗位更换和因体检等因素更换之需。
(四)做好服务。为加强志愿者管理服务工作,志愿者服务期间,户口、档案保留在毕业高校;服务期满后志愿者通过双向选择落实工作单位,学校再发放报到证。各有关高校要认真做好以上工作。
(五)加强宣传。各高校项目办要结合本校实际,通过报告会、印制宣传海报、校园BBS、手机短信等形式,着重宣传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和自主创业的志愿者事迹,集中报道中央、省、学校出台的鼓励政策,并及时向省、全国项目办报送工作动态,积极提供工作信息。
说明:以上为初步方案,方案中时间和工作安排与团中央下发的正式文件有出入的,以团中央的文件为准。
附件:
1、大学生志愿服务“两项计划”高校校内宣传方案
2、大学生志愿服务“两项计划”示范高校工作标准
3、大学生志愿服务我国西部计划报名登记表
4、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示范高校申报表
5、“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我省欠发达地区计划报名登记表
6、大学生志愿者招募高校名单
7、大学生志愿服务“两项计划”体检标准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