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大桥时代 驰骋陆海空间
——前进中的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因海而建、依海而立。它,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海天佛国,渔都港城”——舟山。它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建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500余亩,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学生6300余人。学院以航海类专业为重点,船舶工程、港口物流、海洋旅游专业并进。
2009年12月25日,舟山跨海大桥开通,舟山从此实现了千百年来登陆的梦想。制约海岛发展最关键的交通瓶颈被打破,舟山迎来了“第二次解放”。对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这所高等学府而言,也解脱了羁绊,踏上新的征程。
董氏集团鼎力资助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及香港董氏集团的鼎力扶助。从扩充校舍、协助学校提升师资素质、添置先进设备、建立航海教育咨询会、吸收毕业生上船服务等,董氏集团对舟山航海教育的资助源源不断。由香港董氏集团、舟山市政府及海内外企业界代表参与的航海教育咨询会至今已经成功举行了19次,成为学院产学合作持续发展的平台。
学院按“立足舟山、服务浙江、面向海内外”的理念培养学生,历年来,学院持证学生就业率高达100%,毕业生也一直深受海内外航运企业的青睐。迄今为止,共有近2000名优秀毕业生为香港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OOCL)等海内外知名航运公司服务,并因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环保意识、扎实的英语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在国际航运界享有较高声誉。
校企合作顺畅
学校秉承“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确立了“国际化、技能型、地方性”的办学定位,各专业面向浙江省产业发展,推行订单式培养,与企业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目前学校与香港董氏集团、新加坡万邦集团、日本常石集团、舟山港务集团、喜达屋酒店管理集团、新加坡丽星豪华邮轮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办学关系,已形成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的校企合作办学特色。
学院全面实施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国家海事局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加快与海内外著名企业合作办学的步伐,人才培养效果明显。学院已连续三年与新加坡万邦航运公司、日本常石集团等企业合作办学,开展“订单式”教育,已有200多名学生到合作企业就业。与海内外30余家著名航运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至今已有近2000名毕业生被海内外航运企业吸纳。
打造国际海员培养基地
国际航海人才奇缺,中国是海运大国,但不是海运强国,关键是缺少面向国际的航海教育基地。在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将再兴建一所占地120亩、总建筑面积43177平方米的国际海员培养基地。
国际海员培养基地目标是,用3至5年的时间,加强与国际海事组织和海事院校的合作,建成浙江国际海员教育实训基地,与海内外著名企业成立若干个培训和研究中心。目前学院已是香港船东会与中国大陆航海院校联络及合作网络之一,并成为了国际航海教师协会、亚太地区航运院校联合会等组织的成员。
学院下设航海工程学院、船舶工程学院、港口管理学院、海洋旅游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中专部、外语教育中心、体育艺术中心等八个教学单位。学院目前有驾驶模拟器室、雷达模拟器室、船舶机舱模型室、船舶动力操作室、金工实训室等6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1个。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446人,其中专任教师232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2人,占教师总数的22.0%。到2009年8月,全日制在校生数为6319人,成人教育学生6450人。
到2010年,学校每年为海内外航运企业培养约1000名海员,积极为国际航运业输送优秀的舟山海员,以适应航运业、港口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培养多用途人才
学校教育教学和培训总质量方针是:确保培养出符合海洋运输、船舶修造、港口管理、海洋旅游第一线需要的,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熟练职业技能、较好英文水平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舟山迈入大桥时代后,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甚殷。在专业建设上,学院提出了“做强航海专业,做大船舶专业,做深港口专业,做精旅游专业”的发展战略。学院目前开设了涉海类高职专业12个,学院申报的“船舶舾装”、“船机制造与维修”等5个新专业获得了省教育厅的批准。学校教学与海洋经济紧密结合,响应省委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港航强省的决策部署。创业创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优秀人才。
在建设发展中,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2008年5月4日,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吕祖善来校视察调研。省领导对学院海为本的“海字号”办学定位予以充分肯定。迈入大桥时代的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将更加鹏程万里,为学子创造一个腾飞的平台!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