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 “海”字号 建设一流国际海员培养基地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办学之路
因海而建、依海而立的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被誉为千岛之城的浙江省舟山市本岛新城中心的临城新区。学院于2004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2006年2月,省政府批准正式建立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已接受并通过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考察评估。
走进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校门口矗立着一个风帆的雕塑;中心广场上,是一组世界著名航海家群雕;整个露天台面,是一个巨大的圆性蓝色世界地图,地图上放置了十二个圆形球体,标识了世界十二个著名港口的地理位置。处处能感受到浓郁的海洋性、国际性校园文化氛围。学院一期建设总投资约2.6亿元,校内建有船舶操纵模拟器室、轮机仿真模拟器室、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模拟机室等66个先进的实验实训室,并拥有海上训练基地、水手工艺场等校外实训实习训练基地116个。
学院在建设发展中,始终得到了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心。2008年5月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在舟山市委书记梁黎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国辉的陪同下来校视察调研。赵洪祝书记、吕祖善省长对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以海为本的“海字号”办学定位予以充分肯定,指出学校教学与海洋经济紧密结合,符合省委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港航强省的决策部署。勉励学校要创业创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优秀人才。
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原香港行政区特首——董建华先生及香港董氏集团的鼎力扶助。从扩充校舍、协助学校提升师资素质、添置先进设备、建立航海教育咨询会,吸收毕业生上船服务等,董氏集团对舟山航海教育的资助源源不断。由香港董氏集团、舟山市政府及海内外企业界代表参与的航海教育咨询会至今已经成功举行了十九次,成为学院产学合作持续发展的平台。2006年4月2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香港董氏集团主席董建成率家族成员,在省市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出席了董浩云图书馆在学院的冠名暨铜像揭幕仪式。在仪式上,董建华先生动情地表示,航海教育对舟山的长远发展、对舟山的经济转型是有很大的邦助的,他相信,在这所优秀的学院里,刻苦勤勉的学子们也必能成为优秀的航海人才。
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学校基础、行业扶持”为内涵的“基地化”发展路子,打造国际海员培养基地。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该院的国际海员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已列入舟山市政府2009年投资年度计划,市财政在2009年预算中已安排2000万元作为工程建设资金。国际海员培养基地项目建设新征用地总面积120亩,包括了国际海员培训楼,教学实训楼,学生宿舍、食堂,建设投资计划需2.25亿元。基地建设第一个项目——东方海外海事学院项目已在原校园内实施建设,由香港董氏集团和学院合作创办,计划今年完成。
学院下设航海工程学院、船舶工程学院、港口管理学院、海洋旅游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中专部、外语教育中心、体育艺术中心等八个教学单位。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500多人,在编教师414名,专任教师292名,专业教师156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80名,硕士及硕士研究生60多人,校外兼职教师109人。目前,全日制在校生数为63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6450人。学院紧紧围绕海洋经济建设,主动适应并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学院经交通部海事局批准,取得了高级船员、值班水手(机工)等17个项目的培训资格。所开展的驾驶台资源管理、机舱资源管理、电子海图和大型船舶操纵等培训项目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学院是浙江省外派船员劳务培训基地、浙江青年渔农民培训基地、舟山市渔民转产转业培训基地,近5年来每年为社会培训海员8000多人次,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评为“全国服务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集体”。
学院全面实施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国家海事局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学院已是香港船东会与中国大陆航海院校联络及合作网络之一,并成为了国际航海教师协会、亚太地区航运院校联合会等组织的成员。加快与海内外著名企业合作办学的步伐,人才培养效果明显。学院先后与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日本常石集团(舟山)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和润集团、欧华造船公司等合作,开办“万邦永跃”班、“日本常石”班、“和润”班、“欧华”班,开展“订单式”教育,已有300多名学生到合作企业就业。与海内外30余家著名航运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至今已有近2000名毕业生被海内外航运企业吸纳。
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合作,目前,学院已与嵊泗县政府、岱山县政府、市经贸委、港务局、旅游局、市航运协会、港口协会、旅游协会等政府、行业协会就学生培养、员工培训、实习基地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学院与嵊泗县昌盛海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2亿元建造的“学府”号运输实训船2008年10月份顺利下水,已安排多批学生上船实习,这也是国内航海类高职院校最大的一艘实习实训船。
近年来,学院紧紧牵住专业建设“牛鼻子”,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教学团队建设,组成了16个专业教学团队,形成了教师热心钻研教学、开发课程资源的良好势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专业建设上,学院提出了“做强航海专业,做大船舶专业,做深港口专业,做精旅游专业”的发展战略,学院涉海专业已达16个。目前,学院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全国交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8门,4本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获省教育厅批准。学院还成为了全国唯一入围“2009年亚洲海事奖”的高职院校。
附件:
|